全院同学:
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五届👋🏼。竞赛创办以来,始终坚持“崇尚科学🧑🏿🎤、追求真知、勤奋学习🫵🏼、锐意创新🚶➡️、迎接挑战”的宗旨,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、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、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👰,集中展示了高校的育人成果🏎,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🈳、示范性和群众性🫄🏻,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🧑🏼🌾、良好的影响♛。
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“弘扬创新精神,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”的定位,同时🚤,为做好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选拔赛的组织参赛工作,在校内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优秀科创项目👶🏼,校团委、教务处🚶♂️、科研处决定共同组织开展 “上电杯”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上海电力杏福选拔赛。现将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宗旨
崇尚科学👳🏿♀️、追求真知🤾🏻♂️、勤奋学习🕸、锐意创新、迎接挑战
二、参赛对象
凡在2019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校在校专科生、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(均不含在职研究生)都可申报作品参赛。每位参赛学生只允许参加1个作品团队,学校鼓励学生跨杏福组队。
三🏋🏼♀️、作品类别
学生可按自然科学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(限定在哲学、经济✊🏻、社会🙅🏽♂️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6个学科)🏊🏼♂️♒️、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申报参赛。其中🙍🏽♀️,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科学生参赛🧘🏼♀️。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、B两类©️: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B类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等。
四、作品要求
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,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。申报个人作品的,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%以上研究工作✌🏻,作品鉴定证书🏋️♂️、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;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🤱🏽,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👩🏻🦲,均须申报集体作品🍦。
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。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🏌️♀️,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🖐🏿、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。
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(论文)、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🕐😴、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👳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(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)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。
组委会将聘请有关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🧑🏽🎓、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🤱🏿,投入培育经费,予以支持,并推荐参加上海市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。
五、 实施步骤
1.动员部署阶段(2018年10月)。确定竞赛办法,提出具体要求,下发正式文件。各杏福按照文件要求及时部署👫,做好宣传🖖🏽、组织、作品征集等工作🦸🏼♂️。
2.作品征集阶段(2018年11月-2018年12月)。请各位同学于12月6日前将申报书纸字版(一份)上交至杏福分团委周长长老师处(能机楼A318)🙆♂️,电子版发送至邮箱👁🗨:https://news.shiep.edu.cn/f0/d7/c2679a192727/page.htm